第四十三章 发展多元化(1 / 2)
“大哥,你怎么看?”夏二问夏革昌。
夏家一群人走在一起。
夏革昌看向走在前面的夏知安蹦出一句话:“按照族规,听掌舵人的。她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。”
夏革昌,一直引以为傲的,就是他们有正统的宗族体系在那里,其他的,都是山寨货。
争取三年内把祠堂重新修起来,搞一回正儿八经的祭祖,不然,以后的子孙后代都忘光了。
“娃娃,你说这事能成吗?”竹屋内,夏孟生问夏知安。
“能。”
今天这一出,已经完全证明秀才天生就是吃体制这碗饭的料。
能和余牧舟做朋友的,会没有二板斧?
余牧舟会和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有交集吗?
当然不会。
对于金字塔前三层的人来说,只做有利的事。
至于余牧舟对自己,就是纯粹的大侠情节。
江湖传统:路见不平一声吼,拔刀助。
“你说这事能成吗?”李村长家李伯娘问老伴。
李村长猛吸一口烟:“副镇长摸底半年了,心中有了计较才上任,肯定已经有了答案。
投资人估计是嫌方案上的拆迁赔款数额太大,想撤资。
副镇长集思广益,党员带头,想尽办法也要把这事办下来。
否则,咱这地方,要想发展,太难了。
光靠出远门打工,也只是解决温饱。”
“主要是转不过弯,想利用拆迁一夜暴富进城。”
“一夜暴富,那是拆迁修楼房,不是工厂。
咱们这儿拆迁修楼房,卖给鬼吗?”
初五,夏知安带着一家人去县城,兜里装着余牧舟给的存折本和过年时寄给她的银行卡。
还有自己在其它杂志社的稿费,通通取出来,!在县城投资房产,地皮,商铺。
这个县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省会,她在未来的地标上看见过它,所以非常值得投资。
“哎,”路过一家时髦的店铺,有人在后面喊。
夏知安回头,哦,那个狗剩儿的二姨店主。
二姨店主双手罩在嘴巴上:“纯棉的,你来看哈。”
夏知安三人又回头,二姨热情的招待。
给夏孟生泡茶,给夏小安拿汽水,拉着夏知安去挑纯棉的。
“知安,我这儿来了一批好货,你看要不要得?”二姨拿出十几种款式的内衣。
夏知安抿笑,她今天的目的就是这个。
二姨说:“听说这是进口的海绵杯,能够托起来,弧度更好看。”
“是挺不错。”夏知安知道这已经是县城最好的货了。
二姨察言观色,就知道夏知安不满意。
“还有别的啥子货?你跟我说说。
听说,只有内衣穿对了,才会大。”
夏知安的芯子是成熟女性,干脆拿了桌子上的笔画花色,款式,全是她喜欢的各种风格。
二姨咬嘴皮,她就晓得这是个金娃娃,点子多的很。
“我进口了一批海绵,等做出来我就给你捎过去,包你满意。”
“等二姨好消息。”
二姨拿了一个红包递给夏知安,夏知安不明白。
二姨道:“上次的围裙,我卖疯了,这是给你的分红。
你要是拒绝,就是在嫌少。”
“那就当做订做工作服的定金。”
“啥子工作服?”
夏知安埋头画图,递给二姨,上面有数量。
“二姨,要保密。质量过关,就做长期生意。”
二姨懂了,“咱们立合约。”